按温度分类
- 高温冷库(恒温库):温度一般在 0℃-15℃,相对湿度在 85%-95%,主要用于保鲜储存新鲜果蔬、奶制品、熟食、鲜花等,能减缓物品的呼吸作用和水分蒸发,延长货架期,保持食品的新鲜度、营养价值及鲜花的娇艳度。
- 中温冷库:温度通常在 - 5℃-5℃,湿度在 85%-95%,可更好地抑制微生物生长,适用于禽肉、海鲜的短期保鲜,也可用于储存部分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的药品、生物制品,还能使巧克力、部分糖果保持良好的质地和口感。
- 低温冷库(冷冻库):温度一般在 - 18℃- -25℃,库内湿度相对较低,食品中的水分会迅速冻结,微生物生长和化学反应几乎停止,适用于长期保存肉类、海鲜、速冻食品,也可用于一些需要低温保存的工业原料存储。
- 超低温冷库:温度可达 - 30℃- -80℃甚至更低,采用特殊的制冷技术和保温材料,主要用于医疗领域干细胞、血浆、疫苗等生物样本和药品的保存,以及科研机构特殊实验材料、细胞株等的存储,在食品行业可用于金枪鱼等高端食材冷冻存储。
按库体结构分类
- 土建冷库: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者砖混结构,围护结构热量阻隔性较好,库温较稳定,可建成单层或多层,是目前使用率较高的一种冷库。
- 组合板式冷库与装配式冷库:除地面外,所有构件按统一标准在专业工厂成套预制,在工地现场组装。库板为钢框架轻质预制隔热板装配结构,具有安装便捷、保温性能好等特点。
- 夹套式冷库:在常规冷库的围护结构内加一个内夹套结构,夹套内部装载冷却设备,冷风在夹套内循环流动,可形成 “制冷空气带”,使库内温度稳定均匀,外界环境对冷库干扰少,但造价高。
按使用性质分类
- 生产性冷库:具有较大制冷加工能力和一定冷库容量,主要建在食品产地、货源集中地区及渔业、农业基地,用于食品或农产品初加工后的冷加工处理及长期储藏。
- 分配性冷库:又称中转性冷库,用来接受并贮存已经冷冻加工好的食品,多建造在大中城市、人口较多的工矿区和水陆交通枢纽地带,整进零出或整进整出,有一定再冻能力,可满足食品复冻需要。
- 零售性冷库:建在工矿企业或城市大型副食品店、菜市场内,供临时存储零售食品使用,库容量小、储存期短,库温可根据使用要求调节,多采用装配式组合冷库。
按应用行业分类
- 医药冷库:主要用于医药行业低温储藏医药类产品,如疫苗库 0℃-8℃,药品库 2℃-8℃,血液储存库 1℃-5℃,低温保温库 - 30℃- -20℃,超低温保存库 - 80℃- -30℃,对温度控制要求严格。
- 物流冷库:应用于物流行业,用于低温储藏食品,常见的有水产品物流冷库、食品物流冷库、生鲜物流冷库等,可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做中转储藏。
- 餐饮冷库:应用在餐饮行业,用于低温储藏餐饮食材,如海鲜、果蔬、肉类、禽蛋等,多采用分间储藏,设置独立温度,常见双温冷库,一边 0℃-5℃储藏果蔬,另一边 - 18℃储藏肉类。